我怎麼在花蓮邊旅行邊工作?
第一次長途旅行之後有什麼感想?
第一次在花蓮邊玩邊教中文是什麼感覺呢?
這篇文章會跟你分享我在花蓮邊旅行邊工作的初體驗~
我最近也創辦了一個IG帳號,分享教中文的有趣故事、教學資源,整理一些大家常遇到的教學問題,也可以用IG私訊我任何你遇到的問題喔~
延伸閱讀:連睡覺都在賺錢!7種被動收入方法大公開
延伸閱讀:在家賺錢,15種方法你一定要知道!
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細節,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觀看《0經驗也可以教中文!》的影片哦~

內容目錄
前言
哈囉!我是大食怪😊~現在是一名線上華語老師、花藝師、部落客。
笨又沒關係,聰明學就好!💪
邊旅行邊工作其實沒有那麼難
用三點總結這一個月的花蓮之旅:
幾乎沒花半毛錢
存款反而變多了
體驗了花蓮在地生活
在這篇文章中我會跟你分享,我如何邊旅行邊工作,花最少的錢體驗花蓮生活,而且旅行後還能增加收入!
延伸閱讀:【休學經驗分享】休學10個月之後,我的6個成長,人生中成長最多的一年我到底學到了什麼?
延伸閱讀:【線上教中文1個半月經驗分享】沒有證照可以教嗎?怎麼找學生?
延伸閱讀:【沒經驗可以教中文】什麼原因讓我半年內收到15個學生?
打工換宿-省旅費的好方法
我選擇打工換宿的方式旅行。打工換宿是一種透過勞動力或專長交換店家食物與住宿的旅行方式,除了可以節省旅費,也更能體驗當地最真實的生活!
我在哪裡打工換宿?
我的換宿地點在花蓮壽豐鄉的葛麗絲莊園。他的員工宿舍環境真的超棒,像外面的飯店一樣,而且是一個人住一間,不用跟其他小幫手一起住。

除此之外民宿會提供早餐和午餐,晚餐可以用廚房的食材自己料理,所以我幾乎都沒有花到什麼錢!



線上華語教學-邊旅行也能邊賺錢
#1 我想當數位游牧民族
我希望成為邊旅行邊工作的「數位遊牧民族」,工作時間非常彈性,只要一台筆電和好的網路,隨時隨地都可以工作。我是一名線上華語老師,利用空閒時間,在線上教華語。因此在花蓮這一個月下來也累積了380美金,差不多一萬元台幣的額外收入,再加上打工換宿的零用金總共賺了2萬元左右。
我5月開始研究如何當線上華語老師,8月開始學生越來越多,希望學生穩定之後能有不錯的斜槓收入!
延伸閱讀:成為高價線上中文家教的3個秘訣?
延伸閱讀:【線上教中文半年經驗分享】02 我如何用最輕鬆的方式教中文?
延伸閱讀:【找學生攻略】怎麼找家教學生?我如何在兩個禮拜內,找到第一個家教學生


#2 數位游牧民族是什麼?
數位游牧是一種生活方式,只要有好的網路、一台筆電就能工作,工作地點不受限制,想在哪裡工作就在哪裡工作!線上華語老師就是數位游牧民族的其中一種。
寫程式、翻譯、攝影、自媒體、電子書、線上教學等等工作都算是呦~
想了解更多數位游牧民族的資訊,可以看這篇文章呦👉如何成為數位遊牧?初學者必看的重點整理懶人包!
延伸閱讀:【教學攻略】沒經驗也可以教外國人中文!7個方法讓外國小孩愛上中文課
延伸閱讀:【備課攻略】線上華語老師備課秘笈,閱讀、寫字、口說、語法備課經驗分享
LittleBoatTan小船
花蓮生活遊記-我在花蓮玩了什麼?
#1 泛舟
我有參加秀姑巒溪的泛舟活動,坐在船上往兩旁看,山真的非常漂亮!我很期待翻船,但都沒翻TAT

#2 野猴子體驗營
野猴子體驗營,有很多滑索還有高空的設施,真的讓我忘記都市的生活,享受森林裡的清幽!
#3 抓魚
民宿的姐姐教我抓吳郭魚,戴著手套還可以感覺到魚在吃我的手!
#4 煮菜
老闆娘是一個很厲害的廚師!她教我怎麼握刀、怎麼切菜。回家之後廚藝真的大大進步!
旅行後的成長
這次的旅行讓我成長很多,也改變了我對旅行的定義以及對創作者的錯誤認知。
#1 其實不用每件事都有計劃
在這個講求效率的年代,我已經習慣做每件事都要有明確的「目標」,詳細的「計畫」才能最有效的完成事情。
旅行前一定要「計畫」,已經是我腦中根深蒂固的信念。包括這次去花蓮,要玩什麼、吃什麼我都詳細規劃,似乎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費。
但「凡事都要做計畫」這個信念,有時候會成為阻礙我行動的絆腳石。想要去潛水,因為還沒做好相關功課遲遲沒行動;想去環島,也因為沒時間計畫而沒出發。
直到我遇見一個大哥哥,他高中就開始到處玩,已經環島超過五次,爬過好多山、去過好多他想去的地方。
他總是想去哪就去哪,去環島時他都當天晚上才找住宿,找不到就搭帳篷露營,他說:我沒有計劃,只要知道確定自己是往北或往南移動就好了。這種旅行方式讓我大開眼界!
當我還在民宿計劃放假要去哪裡玩時,他已經去附近的晃完一圈,興奮的跟我分享他吃的美食、還有遇到的趣事。
我也想去環島,但等我計畫好還要一段時間吧!他問我:為什麼要計劃?你只要決定好交通工具,就可以出發啦!
當初愛旅行就是因為喜歡不同文化、環境帶給我的驚喜和衝擊,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。但當我想去環島,就會開始思考是不是要發環島系列的文章,要去哪裡?照片要拍什麼?
哥哥告訴我:如果連旅行都這麼有壓力,那你就是在工作。
我一直以為要計畫才能完成更多的事,但顯然他已經完成了太多我想做但沒做的事。他讓我明白,不一定凡事都要計劃,旅行就是要放鬆,其實也可以想去哪就去哪。
#2 我更喜歡的是日常而非踩點
旅行前我最期待的是去泛舟、朔溪、去三度空間或貨櫃星巴克等等網路上查到的有名景點。但當我在網美景點拍完照、將清單上的必吃美食一個一個打勾後,沒有預期中的成就感,反而有點空虛。
旅行後我發現,讓我最開心的,是第一次吃到老闆娘煮的炸洋蔥、和越南姐姐一起包到地的越南春捲、邊打掃邊猜拳輸的吃酸金桔、在河邊抓魚、每天用很奇怪的腔調講台語、下班後騎著腳踏車在田邊閒晃……我發現我喜歡的並不是去花蓮各個景點、吃必吃美食,真正讓我滿足的,是這些不一樣卻平凡的「日常」。
#3 打破對創作者的錯誤認知
我以為創作就是輸出,忽略了其實先有輸入,才有輸出。
我是極度崇尚高效率的工作狂,我以為創作者就是要不斷的產出作品,因此我長時間待在房間裡,不停的寫文章、不停的創作,做其他事都覺得在浪費時間。
一開始寫的非常起勁,但到最後感覺越寫越無力,甚至開始排斥寫作和思考。
我跟哥哥聊起這件事,他跟我說:創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感受,需要有素材才能創作,妳當然可以當一個假的作家,但這樣文字會缺乏生命力。
我才明白正是因為不同體驗的輸入,產生獨一無二的感受,讓我們成為一個有靈魂的人。創作只是一種表達形式,沒有靈魂要怎麼創作出好作品?
因此我不再逼迫自己產出文章,好好體驗生活,自然而然就有源源不絕的靈感。

後記:我離邊旅行邊工作的生活更靠近了
從小就夢想可以邊旅行邊工作,這次的體驗也算是實現我半個夢想?!
為什麼說是半個呢?因為現在華語教學的收入比較像是打工,還不足以讓我長期待在一個城市,因此我需要透過打工換宿,節省吃住的開銷,但我很開心自己朝著夢想勇敢跨出了第一步。
想要知道我如何從零線上教華語,增加自己的斜槓收入,可以參考這些文章呦~
延伸閱讀:如何開始線上教中文?4步驟完整行動手冊,讓你一個禮拜內馬上開始行動
延伸閱讀:【教學攻略】2個教學理念,讓學生愛上華語課!學生都捨不得下課……

追蹤我的IG帳號,不要錯過更多的教學資源分享,還有外國學生的有趣故事呦~